
6月1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毕玉海教授应邀做客我校学术大讲堂,为师生作题为《大流行风险流感和冠状病毒的预警及跨种间传播机制》专题报告。学术大讲堂由科技处处长范仲凯主持。

报告中,毕玉海教授揭示了流感病毒与冠状病毒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阐述了病毒通过受体结合(例如SARS-CoV-2利用hACE2受体)和基因重配实现快速变异的过程。他以水貂呼吸道冠状病毒(MRCoV)为例,阐释了其通过ACE2受体入侵人体细胞的机制,以及H2N2禽流感病毒因HA基因变异而获得人源受体结合能力的演变过程。毕玉海教授还深入讲解了他构建的多维度预警模型融合了基因组学与流行病学数据,能够早期识别高风险病毒株,例如对H9N2禽流感病毒的监测显示其已展现出人源受体偏好性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学术问题。
报告结束后,毕玉海教授与学校师生在病毒传播风险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强调了全链条监测在阻断病毒跨种传播中的重要性。这次报告进一步提升了我校人畜共患病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